Rhino3D犀牛中文网

标题: 鼠标改造2 -Rhino 细分建模 (罗技MX Master 3)底盖部分 [打印本页]

作者: Jessesn    时间: 2020-2-9 15:56
标题: 鼠标改造2 -Rhino 细分建模 (罗技MX Master 3)底盖部分
如果你已经顺利完成第一章的内容,且能把上盖的模型做好,恭喜你可以继续下盖的练习了

在上一个章节中让大家体验了一下细分建模的大概方法,并没有介绍多边形布线与分面的技巧,这个章节也是这样安排,不会去谈及偏向技巧性的用法,会在比较详细的介绍鼠标底部建模的同时顺便介绍一些辅助调整造型的方法,如果你已经是多边形建模的能手,建议绕行
提醒:软件使用环境如同上盖的第一部分, 使用最新的 RhinoWIP for Win (7.0.20035.14285, 4/2/2020)



(, 下载次数: 399)

01. 参考底部图,在 Top视图使用 SubDPlane 指令绘制底部三个主要的凸起,X与Y的面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 下载次数: 300)
提示:为了降低底部造型的难度,这里简化底部三个凸起的造型形状,所以XY两个方向的多边形面数也是尽可能的少。
需要的底部参考图如下,这里并没有准备教示范如何对图建模,如何放置图片请自行解决



02. 将上一步的三个凸起链接起来,这里需要用到 Bridge 指令,相关设置请参考下面的GIF



(, 下载次数: 296)

然后稍稍调整形状,将中间的边线沿着高度方向“调低”
(, 下载次数: 344)
提示: Ctrl+Shift+鼠标左键 选择中间的边线,这里双击鼠标左键可以实现 Loop 快速选择

03. 调出你已经完成好的上盖,现在准备进行融合, 把上一步调整好的凸起与上盖进行融合.
首先融合鼠标右侧 (从Tops视角来看) 与底部临近的凸起, 需要用到 Bridge 工具且 Segments=1 / Join=Yes / Crease=Yes 。
完成 Bridge 后不要忘记使用 RemoveCrease 把不需要 Crease 的地方移除,这样实现局部的顺滑“融合”
(, 下载次数: 332)
以相同的方式融合“尾部”, 同样用到 Bridge 工具且 Segments=2 / Join=Yes / Crease=Yes
(, 下载次数: 266)

提示: Bridge 指令可以一次性选择完,但要注意所选择的一对边线需要有相同的数目。
如果结果出现交错,请点击两边缘中任何一边的端点(两个边缘都会预显示白色的端点)即可调整一致。

04.  下面要把上一步留下的空缺填补上,一个原则以四边面片“填充”空缺。这个步骤对于细分建模初学者来说可能稍有难度,请先跟着一起体验
这里用到的指令是 AppendFace, 主要选项设置 PolygonType=Quad / FromEdge=Yes / Mode=MultipleFaces,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完成后你会发现有部分锐边被顺滑了,请使用 Crease 指令将其还原,
(, 下载次数: 227)


接着你会发现剩下一个三边的孔, 虽然这里填充一个三边面但不推荐,细分建模尽量四边化,所以增加结构的方式来消除这个三边。先使用 InsertEdge 增加一条边线,然后 DeleteFace 已经变成 N-gon 的 Face, 最后使用 AppendFace 来填充这个孔,当然不要忘记使用 Crease 还原被顺滑的锐边。

(, 下载次数: 305)
提示: 这个步骤需要细心,这个步骤需要细心,这个步骤需要细心...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细分建模请尽量四边化,但不同的四边排布会有不同的顺滑结果,这个过程通常称之为”布线“。就初学者而言,布线的技巧是 T-R-Y !


05. 可使用 03/04 步骤相同的方法来处理另外一侧的融合,首先使用 Bridge 进行融合,然后使用 RemoveCrease 移除不需要的锐边
(, 下载次数: 371)

继续 Bridge 剩下的空缺,相关参数如下
(, 下载次数: 313)

请注意 Bridge 只能融合所选边线的两侧,另外两次其实是外漏的,这里可以使用 Stitch 来进行缝合缝隙。不要忘记使用 RemoveCrease 顺滑不需要的锐边,被顺滑过的锐边使用 Crease 进行还原。
(, 下载次数: 328)
提示: Stitch 是一个很灵活的指令,可以针对多边形的边线或顶点来进行缝合,但需要是分两次选择且确定,两次选择的顶点或边线数目需要一致。如果你用过TS的焊接,你会发现它比焊接更方便。
每当完成一个相对主要特征后都需要及时的调整形态,方法在第一章中提示过,最快的方法还是利用操作轴来移动顶点、边线或是面片来均匀造型
(, 下载次数: 437)



作者: Jessesn    时间: 2020-2-10 22:03
06. 继续完成底盖前半部分的融合,这里执行两次 Bridge 即可,注意第一次和第二次的 Segments 设置不相同
(, 下载次数: 317)

然后使用 Stitch 工具,缝补上面的操作留下的缝隙,另外不要忘记使用 RemoveCrease 指令移除造型中并不需要的锐边,
(, 下载次数: 318)

提示:目前 RhinoWIP 还没有直接提供细分顶点、边线与片面的过滤工具,所以选择的时候需要比较细心一些,推荐使用 Ctrl+Shift+鼠标左键 选取子物件的方式,选取细分特征时双击鼠标左键还可以实现快速 Loop选择,例如上图中最后的RemoveCrease

07. 形态细节调整
,细分建模与NURBS建模有很多差异,就形态而言传统的细分建模很容易让模型做的很软、很没有力度,例如下图中标识出来的3条边线处
(, 下载次数: 373)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借用 NURBS建模中的一些技巧,例如借用辅助线,把响应的顶点重新均匀定位实现拉直造型,下面的示范用到了 AddGuide
(, 下载次数: 333)
继续以 AddGuide 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建立辅助线,
(, 下载次数: 359)
然后和前面一样把相应位置的顶点重新较均匀的定位,从而实现拉直造型
(, 下载次数: 349)

08. 继续使用 Bridge 进行融合,相关参数设置 Segments=2 / Join=Yes / Crease=No
(, 下载次数: 364)

请注意Bridge 融合后其实还存在外漏边缘,在前面的操作中我有解释原因。这里可以借助 ShowEdges 来查看,然后使用 Stitch 修复

(, 下载次数: 364)

09. 整个造型就剩下最后一个“孔” 需要 “修补”, 首先选择底部凸起边缘,使用操作轴继续挤出两段;


(, 下载次数: 335)
提示Ctrl+Shift+鼠标左键 选择子物件,第一次挤出是先移动,然后按 Ctrl 键, 第二次是直接点击操作轴的”挤出球“

然后使用 Stitch 进行缝合,且使用 Bridge 进行溶解侧边缝隙
(, 下载次数: 234)

最后使用 Fill 闭合整个造型所留下的最后一个四边,然后把所有不需要的锐边使用 RemoveCrease 进行移除,需要锐边的地方使用 Crease 还原
(, 下载次数: 351)

请注意如下图所示的箭头处,这里有一个尖锐点, 这是在操作08步骤时遗留下来的问题
(, 下载次数: 331)

这个锐点需要进行顺滑,处理方法如下
(, 下载次数: 301)
现在基本完成了底盖的造型,而且上下盖进行了无缝的融合
(, 下载次数: 324)


10. 倒圆角,对所有影响到手握的地方都需要处理圆角, 这里需要用到 Bevel 指令,主要参数设置 Segments=2 / OffsetMode=Absolute / KeepCreases=No, 方法如下
(, 下载次数: 321)
提示:Bevel 这个工具的图标目前是放在 MeshTools 工具列下面

可以对比一下倒角前后的差异,虽然这个步骤稍稍有些繁琐,我还是强烈推荐大家跟着完成这一步,
(, 下载次数: 324)
提示:在 Bevel 之前请备份一个没有圆角的模型,因为后面的结构会需要用到。
至此底盖模型已经完成,一起来看看最后的模型效果。





作者: Jessesn    时间: 2020-2-11 15:33
至此底盖模型已经完成,写这个教学是把之前已经做好了结构拆件的模型重新再做一次,就在我准备这一篇的时候,这个鼠标的外壳已经3D打印好,装配还挺顺利 (会在3D打印篇和大家分享过程),而且目前这个教学就是使用这只鼠标完成的, 下面请出主角
(, 下载次数: 359)
提示:鼠标垫的干净程度请大家无视,请把目标关注点放到主角身上

(, 下载次数: 267)

这是主角正在参与教学的工作现场图片,非摆拍
(, 下载次数: 349)

如果你能顺利完成前面的教学,基本上你应该对 RhinoWIP 的细分建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写这个分享贴的时候我力求以尽可能简单的工具来分享整个细分建模过程。你不难发现所用到的工具并不多,我相信你会发现一些缺点,例如还没有专门的顶点、边线与面片的过滤器,选择细分特征比较麻烦......, 但瑕不掩瑜,你会发现整个过程中调整形状十分方便,也完全不用考虑曲面连续性的问题。目前 RhinoWIP 的细分建模部分还在继续开发中,我们会增加更多实用的功能,例如控制点支持权重等。
(, 下载次数: 382)

写一篇分享贴将会介绍如何配合现有的电子元件调整造型,如何快速拆件,如何制作3D打印所需要的简易结构等。
作者: dxf999    时间: 2020-2-22 09:46
感谢j大分享,学习中




欢迎光临 Rhino3D犀牛中文网 (https://rhino3d.asia/) Powered by Discuz! X3.3